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清城区与清新区的太和、太平、三坑、山塘南部四镇,规划总面积约1881平方公里。
规划在清远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规划的指导下,结合现状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等情况,划定城市自然生态格局,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总目标和具体指标体系。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城市大排蓄系统、城市水环境治理三方面来优化城市水环境,并确定海绵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完善保障措施。
海绵城市生态格局规划――规划形成“山水环绕、绿底蓝脉”生态格局。基于清远市中心城区的基底现状空间布局与特征,结合海绵生态安全格局、水系格局和绿地格局,构建海绵生态格局,将城市建设区与海绵生态一体化构建,支撑城市良性发展。在此基础上规划了四块湿地公园,分别为大燕湖湿地公园、飞来湖湿地公园、东湖湿地公园、清新湿地公园等。
海绵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海绵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主要由绿色基础设施和灰色基础设施组成,推广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和易涝点改造,实施雨污分流,科学布局建设雨水调蓄设施。
区域生态功能区规划――根据现状用地评价、区域海绵建设需求及生态敏感性评价、水生态功能区和用地评价等功能区因子分析结果,将规划范围地域空间划分为四大功能管制区,分别是海绵保育区、海绵缓冲区、海绵涵养区、海绵修复区。
年净流总量控制率分区――规划区共21个海绵城市管控分区,根据各流域片区的单元下垫面(屋面、绿地、道路及硬质铺装、水系、农林用地)进行面积统计及比例计算,结合各项下垫面的雨量径流系数,利用加权平均法得出各个分区的综合径流系数,从而得出各片区的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和管理。
近期建设重点分布――结合清远市中心城区各片区海绵城市开展的基础、未来重点的发展方向,确定近期建设重点区域4个,分别为:燕湖新城片区、东城片区、美林湖片区、长隆片区。